Published on
12/30/2024
Tag
Life
今年總共彈了:
🎉 初次彈奏管風琴,就上腳鍵盤!!!!
🎉 6台公共鋼琴
🎉 練習了15首以上的新曲子(古典、爵士、流行、Jpop都有)
🎉 演了2場小表演
以一個鋼琴自學者來說,算是還蠻不錯的成果。鋼琴的部分會放在下篇分享,這篇主要先分享管風琴。
文章大綱
🎹學管風琴的初衷
初衷很簡單,管風琴就是帥。這是全世界體積和聲音都最大的樂器,一彈就震天動地,不帥嗎?
🎼 初學曲目
- Hans Zimmer – Interstellar Theme(改編版 by Makana James)
- Florence B. Price – Adoration for Organ
❓管風琴與鋼琴的差別在哪?
- 聲音產生方式不同:鋼琴是透過錘子敲打鋼弦而發出聲音,管風琴則是透過開關音管,讓空氣通過音管振動而產生聲音(類似吹奏管樂器)
- 要按電源開機:不像鋼琴直接打開琴蓋就可彈奏,管風琴需要按下電源按鈕,啟動電動風箱,並等到風壓穩定後才可以彈奏。Pico Union Project這台管風琴比較老,要彈還得跑到整個建築物地下室去開電源,如果是較現代的管風琴,通常按鈕會放在鍵盤旁邊可以直接打開。
- 只有61鍵:正規鋼琴有88鍵,管風琴長度比較短,通常只有61鍵。
- 有2~3排手鍵盤(Manuals):一般管風琴至少會有兩排手鍵盤和一排腳鍵盤(Pedalboard)。手鍵盤上層為Swell,下層為Great,兩種音色不一樣,Swell會有種悶悶,較為柔和的感覺,接近弦樂聲和木管樂器的聲音。Great的聲音會更直接響亮,適合作為主弦律使用。因為手鍵盤無法控制音量力度,所以彈起來比鋼琴琴鍵輕,也沒有任何回彈的感覺。
- 有腳鍵盤(Pedalboard):彈管風琴最迷人之處就是手腳並用啦!許多樂曲低音的部分會以腳鍵盤彈奏,再搭配雙手讓整個和聲更豐富。
- 音量、音色由音栓(Stops)控制:除了鍵盤之外,左右兩邊會有一堆看起來超帥的控制鈕,這些就是音栓。音栓就像是管風琴音管(Pipes)的開關,拉出音栓,相對應的音管就會發出聲音,也可以透過搭配不同音栓的使用,來混合成多變的聲音色澤。
- 音高也由音栓(Stops)控制:有些音栓上標註 8’, 4‘, 16’代表不同音高,8’ 代表與鋼琴中央C同樣的音高,’4則是往上高八度,’16則是低八度。所以可以同時拉出不同音栓,例如拉出8’和4‘的音栓,做出高八度兩種聲音疊加的效果。
- 音域比鋼琴更廣:因為音管設計方式搭配音栓控制,能彈出來的音域會比鋼琴更寬廣宏亮。
- 沒有延音踏板,彈奏時手要一直壓緊:這個大概是很多彈鋼琴的人不習慣的點,彈奏管風琴時要為了演奏出持續音的效果,需要一直按著鍵盤,不像鋼琴可以用踏板延長。所以管風琴的每首樂曲都要當作超超超圓滑奏(Legato)來彈,手要壓好不放,不然就會很像斷奏(Staccato)。
看完上述有沒有沒有覺的管風琴和鋼琴簡直是不同的樂器呢?我是覺得管風琴很像一台超大,蓋在建築物裡面的排笛就是🤣
🙋0基礎初學者可以學管風琴嗎?
不是不行,但建議先會彈鋼琴之後再來學管風琴比較好,主要是鋼琴用到的手部技巧比管風琴多元,要轉換到管風琴上比較容易。
例如我上面提到的彈管風琴時手要壓緊,很多完全沒碰過鋼琴的初學者在觸鍵控制上還不熟悉,常常拍子不對也壓不緊。再來就是鋼琴只有一排鍵盤,管風琴有上下兩層(有些甚至到三層),有時候雙手還要換不同的鍵盤。如果視奏技巧不好的初學者,就只能邊看譜再邊低頭看手彈,手忙腳亂半天。
噢然後別忘了你還有腳鍵盤!!
像我團體課的同學基本上都是零基礎,到最後還是被老師逼著先去鋼琴上乖乖練基本功和視奏,不過這樣我就可以一人霸佔管風琴囉XD
🎓 去哪裡學管風琴?
我算是蠻幸運,google 搜尋找到剛好Pico Union Project有提供免費的管風琴課,從10月份一直持續到年底,雖然是團體課但感覺是蠻難得的機會,我就跑來上了。
Youtube頻道
想完全自學的話,推薦觀看 American Guild of Organists的全系列:
網站
下篇接著閱讀 2024 音樂學習筆記 - 鋼琴篇